发布时间:2020年10月31日 15:11点击次数:[156]
中国教育在线讯为助力山东“职教高地”建设和“双高计划”学校的品牌打造,深入了解与宣传山东职业教育的最新推进情况。10月27日—29日,山东省教育厅组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教育在线、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社信息中心、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社十家媒体深入潍坊、烟台的4所“双高计划”特色高职,实地参观采访,开展2020媒体校园行活动。
“潍职力量”—精准发力 教学相长;深植行业 产教融合
2020年10月28日上午,正值潍坊职业学院滨海区B区开工仪式之时,媒体校园行走进学院,感受潍职蓬勃向上的发展朝气,探索潍职人在职教高地建设中行远自迩的“潍职力量”。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既具有高等教育的层级,又具有职业教育的属性,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打破传统常规,形成教学与实践的闭环。这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有多元化的师资来源渠道,以课堂为基点,实现精准发力、教学相长。
潍坊职业学院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学院不仅有普通高校毕业的研究生,也有从企业引进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还有从行业企业选聘的能工巧匠、技能大师担任兼职教师,并充分发挥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的引领作用,构建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
针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教学与实践脱节、滞后于技术发展等问题,潍坊职业学院以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对接企业真实岗位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以真实项目为载体,成立虚拟现实工作室,构建模块化动态课“工作室制”人才培养程体系,实施订单式培养和多元化、开放式考核评价,探索实践“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工作室学生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获奖4项。工作室学生对口就业率100%,毕业生转正后平均薪资达7000元。
3.“订单班”实施过程中,缺少企业文化育人,学生对企业文化理念、管理模式不适应,认可度不高,学生就业稳定性不好,就业后频繁跳槽现象严重。
针对这些问题,2012年学院与歌尔探索德国双元学徒制人才培养,2014年与歌尔组建了数控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班,探索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与歌尔的人才培养,以准职业人的培养理念,创新实施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毕业即就业的“产教结合,学岗融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融通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构建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过程分为基本素质培养、核心技能训练、企业实践历练三个阶段,将职业素养、专业理论学习、综合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按照企业对员工的标准培养学生,使其具备“准职业人”的基本素质,为即将进入企业成为员工零距离对接,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
毕业生三年麦克斯调查数据显示,潍坊职业学院就业率从先前2015年的92.62%提升到2018年的99.64%,专业对口率超85%,企业对毕业生满意率连续三年超92%,高于全国示范校同类专业;学生毕业一年后平均月薪3356元,比山东省高职制造大类毕业生平均月薪2837元高15.5%。近三年学生参加国家、省职业技能竞赛获一等奖13项,二等奖16项;参加第三届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其余竞赛获奖70多项;2名学生获 “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称号;毕业生庄明明凭借“用手感觉到4微米误差”的绝活,获2017年潍坊市“富民兴潍”劳动奖章,入选市第一批“潍坊工匠”。
“厚植企业承担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潍坊职业学院深植行业,发挥优势,促进人才培养供给和产业需求侧全方位融合;校企一体,产教融合,构建起校企融合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2016年1月,山东省教育厅正式行文公布全省混合所有制项目试点院校名单,潍坊职业学院以“现代服务业学院混合所有制试点项目”成功入选,成为全省9所承担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项目院校之一。与学院合作的山东万声通讯实业有限公司被评为“山东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示范单位”,2020年,入选山东省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院和企业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深入实施“五融合一对接”双元育人模式,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搭建起优质就业和成才平台,学生离校即能上岗、上岗即能顶岗,有效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学院的混合所有制办学影响力显著提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合作办学企业增加到3个,办学专业增加到市场营销、体育运营与管理等4个专业,在全省高职院校中第一个开设了体育运营与管理(网球方向)专业,在校生突破1300人。
下一步,潍坊职业学院将进一步健全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在探索股份制改造、实体化平台建设上有新突破。全面实施“一体化运作、项目化管理、导师制培养、职场化教学”的实体化运作模式,满足企业高素质人才需求,实现“校企生”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