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1日 10:14点击次数:[254]
潍坊职业学院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为契机,以“一个加强、四个打造、五个提升”的任务体系为目标,全面提升团队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系统优化各项办学要素,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质量,全面提高产业契合度、校企合作度、对外开放度、就业满意度、行业认可度、师生认同度、社会美誉度,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全面驱动社会服务质量提升。
深化产教融合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实施产教融合、学岗融通的“双融”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内化工匠精神为主线,与歌尔股份、天瑞重工、海尔等企业紧密合作,实施“双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开发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校企双方围绕职业岗位要求形成职业能力分析表,建立就业技能模块,使单向能力叠加组成综合能力。教学任务突出工学融合。校企双方结合企业需求特点,把工作任务和技能训练密切结合,通过分解工作任务,建立目标体系,形成训练单元,突出技术实操能力训练,注重技能的培养。校企双方基于学生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按照场景贴近专业、贴近产业、贴近前沿的教育理念,打造学院、培训中心、生产线三个场景,发挥场景叠加育人效应。评价标准注重目标效率。校企双方把课程标准和评价反馈密切结合,根据任务目标确定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效率。校企通过创建“双融”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合作平台,开展深度合作,充分发挥企业用人机制和学校育人机制的耦合作用,达到生产与教学一体化,实现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学生。自动化专业群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27项,其中一等奖18项,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校企双方对学生管理采用“弹性学制+学分制管理”和“文凭+证书管理”方式,遵循教育规律,科学设计学生成长过程管理规范,提高学生管理现代化治理水平。学生实习实训期间,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制定指导方案,由校企人员共同指导,确保实习实训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
与区域龙头企业歌尔股份深度合作,开展学徒制人才培养,联合创建歌尔匠造班,精准培养一线技术员工。匠造班毕业生平均薪酬比普通就业毕业生同期净增20%,71.9%以上定岗为技师8级,享受本科生待遇;2%定岗为技师9级,享受研究生待遇。专业群每年为区域输出高技术技能人才1000余人,得到了潍柴动力股份、豪迈科技等区域龙头企业的高度认可,助力区域高端装备产业转型升级。
搭建协作平台
服务区域装备制造产业
学院积极构建政校行企四方协同平台,搭建了国家SMT生产性实训基地等“研产创”多元化创新平台,集科技研发、零部件生产、创新人才培养于一体,服务区域装备制造产业。
依托电气自动化国家高水平专业群,与诸城经济开发区共建中小微企业精密制造共性技术研发中心,充分聚合双方资源、人才等优势,在精密制造、电气控制、数控技术等企业共性技术研发上发挥重要作用,更好地服务开发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依托山东省智能电气控制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山东三元工业控制自动化有限公司等企业教师工作站、山东省磁悬浮精密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多方协同搭建科研平台,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攻关,提供技术服务、试制新产品、研究新技术、开发新工艺。近三年,授权专利117项,实现成果转化10项,科技到款额1615.771万元。团队研发的双枪织毯机器人项目,自主产权核心控制器发展至第4代,攻克了高端浮雕式簇绒地毯手工生产的难题,效率大幅提高。
学院先后引入7家企业入驻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搭建生产性实训平台,为企业承担部分生产任务。与滨驰电子共建国家SMT生产性实训基地,承担电路板设计与加工,235名学生参与生产性实训,完成SMT产品加工累计3000余万件;与潍坊雷润机械合作,承接潍柴发动机配套零件生产,完成5万余件。师生通过参与企业实际生产任务,零距离学习行业前沿技术,感受企业文化,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依托学院成立的潍坊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校企组建蔚蓝创客等9个创新创业平台,组织学生成立机器人创新社团、智能电子协会等14个社团,采取“专创、科创、赛创、产创”“四融合”举措,实施“创意激发—项目立项—创新培训—创业辅导—赛事历练—项目孵化”“六步骤”培育,实现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互联网+”和“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金奖2项、银奖3项、铜奖2项。获评全国十佳3D社团3个、山东省大学生优秀科技社团4个。涌现出山东省劳动模范刘振华、潍坊市“能工巧匠”庄明明、潍坊市大学生“创业之星”刘月昊等一批就业创业典型。
加强国际交流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学院积极承担“未来非洲”项目,服务在非中资企业。2021年,学院入选国家教育部门“中非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项目”首批试点院校,对接加纳库马西技术大学,聚焦机械、电子电气等急需专业领域,采取双方高校及中资企业联合定向培养的形式,培养机电行业本科层次的非洲应用型人才。
学院针对加纳基础建设和工业化起步阶段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结合中资企业的岗位要求,多次对接沟通,联合制定符合中国标准、满足加纳需求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标准。学生采取“1+2+1”培养模式,第一年在非洲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中文,第二和第三年到中国学习机械、电气行业核心技能,考取相应资格证书,第四年回到非洲,由在非中资企业提供实习、参加就业。目前首批15名学生已经完成学籍注册,正按照培养方案开始学习。
承担技术援外项目,培养本土化技能人才。依托中航国际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派遣两批教师赴加纳共和国,为当地学校培训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教师。依托学校在乌干达成立的“潍坊职业学院乌干达技术培训中心”,围绕当地产业需求,承担电气焊接技术等培训项目,输出境外培训课程资源112条,维修电工、焊接技术等教学标准和培训标准4套,为驻外企业和境外国家培训技能人才400余人次。
接下来,学院将继续发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特色优势,围绕优质教育资源输出,协同企业开展技术援助、共建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扩大学院职业教育对外影响,打造潍坊职业学院社会服务国际品牌。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2-06/19/content_611069.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