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秉承“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指导思想,围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核心,完善校企协调对接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性,加强校企间全方位合作共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三级联动、三级联系”校企合作机制
学校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专业群产学研合作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三级联动校企合作机制,从三个层面确立了联系企业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与行业企业互动共融的紧密型校企合作新格局。
二、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全面提升人才培养适应性
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重点产业,将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构建起了专业布局随产业需求动态调整机制。新上智能机器人技术等5个专业,专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三、创新合作模式,推动校企双元育人走深走实
(一)共建教学资源,推进合作办学形式多样化
共建专业,对接岗位标准,开展定向培养,双元育人,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与歌尔股份等企业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引进企业技术、设备和管理要素,校内共建匠造中心、加工中心,打造特色鲜明的协同育人平台。推动职教集团向集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牵头成立全国农产品电商等职教集团(联盟)7个,入选教育部示范性职教集团1个、山东省骨干职教集团1个。
(二)共建科研平台,推动科技创新与企业研发需求紧密对接
围绕服务中国制造2025、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发挥电气自动化技术、园林技术等专业群优势,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团队),积极与园区合作,与科研机构对接,与企业结盟,校企共建磁悬浮、精密制造共性技术、大姜脱毒种苗等31个协同创新平台,服务行业企业技术创新。
(三)实施“岗课融通”,推进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紧密对接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深化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改革。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核心能力对接,构建基于岗位群的模块化、能力递进式的课程体系;以真实工作过程为导向,推动模块化、任务式、案例式教学模式改革,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大幅提升,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雇主满意度达98%。
四、凝练特色,培育打造“一院一品”校企合作品牌
实施“一院一品”校企合作品牌项目培育工程,首批立项10项培育项目,以校企合作项目为载体,聚焦专业人才培养,发挥品牌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富有潍职特色、引领校企合作的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