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职业学院依托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资源优势,按照“培训形式职场化、培训内容项目化、管理模式企业化、学习过程工作化”的工作思路,创新实施“双主体、三阶段、五融入”社会培训模式,塑造了社会培训新品牌,实现了专业群精准服务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目的。
一、创新“双主体”管理机制,实现社会培训的持续性
学院对社会培训实行规范化管理,制定了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成人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管理规定、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的实施方案等制度。学院与企业成立培训指导委员会,实施校企“双主体”协同管理机制,创新校企“共建、共管、共育、共赢、共评”的培训工作机制,明确校企双方责任权利,共同制定适合培训对象的培训保障及考评机制,实现社会培训可持续发展。
二、设置“三阶段”培训环节,提升社会培训的精准性
科学设置社会培训的“基础性调研”“个性化定制”“精准化实施”三个阶段。基础性调研阶段根据企业需求及学员学情开展调研,确定企业培训要求和培训目标;个性化定制阶段根据企业培训要求及目标定制培训方案及具体培训内容,设计基于OBE理念的培训组织形式;精准化实施阶段由校企定制培训方案,共同开展精准化现场培训及考核评定。
三、遵循“五融入”工作要求,提升社会培训的有效性
培训时严格遵照“五个融入”的工作要求,做到企业专家与学院教师“双师资”融入、教学资源与技术标准“双资源”融入、教学环境与生产车间“双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双过程”融入、教学评价与岗位认证“双考核”融入,显著提升了社会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近年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建成了国家级SMT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家级虚拟仿真VR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GF实践创新基地、省级技能技艺传承平台等,建成标准化考场6个、校内培训拓展基地6个。校企合作开发活页式教材16本。同时,积极引入政府、行业企业、社会资源,引入“国培网”等平台,获批“山东省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承训机构”“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获得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等6个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培训资质。学院为潍柴集团开展新入职员工培训3期,累计培训2900余人次;与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省内龙头企业等联合开展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技术技能培训、就业创业培训等,年均培训3000人次以上,获得合作单位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好评。